close

  關註:臺海網海峽導報
  臺海網(微博)8月7日訊 臺灣新生報社論表示,近年來,大陸涉台相關學者,研究人員和單位,經常三不五時的拋出如何簽署兩岸文化交流協議題。由於兩岸關係的微妙氛圍,有關兩岸文化交流協議的議題,基本上是大陸比較熱,而臺灣比較冷。尤其是,在臺灣發生反服貿學運後,臺灣方面更不敢碰觸這樣的議題。
  該社論說,前幾年,這個議題比較熱的時候,一般多傾向兩岸首先要簽署類似ECFA的兩岸文化交流框架協議,然後再依循這個框架,進一步簽署類似服貿和貨貿的具體協議。但經過反服貿學運之後,敢有這種想法的,幾乎就要變成異類。有關兩岸文化交流協議的議題,首先碰到的問題是,到底文化是志業還是產業,以及文化到底是政治的還是非政治的。就算將文化定位成產業,馬上也會涉及市場大小問題。由於這幾年兩岸經貿形勢的變化,一碰觸兩岸市場大小問題,就很容易刺痛臺灣內部有些人的脆弱心靈,他們害怕臺灣文化市場會被大陸吃掉,害怕大陸優秀的文化人才來臺灣擠壓臺灣文化人發展的空間,這樣的害怕其實是缺乏自信的表現,而有心人或政治團體卻很容易加以利用,將其轉成對他們有利的政治訴求,從而讓這種原本很素樸的害怕心理染上政治色彩。
  該社論認為,兩岸文化領域比經貿領域繁複萬端,其中不只涉及市場利益和意識形態,還涉兩岸人民的感情問題,基本上不能用兩岸經貿邏輯套在文化領域上,因為文化領域屬於兩岸的深水區,很難用純粹的市場邏輯來操作或導引兩岸的文化交流及相關協議的協商和簽署。而且,文化領域又涵蓋許多交叉的次級領域,其生態及運作邏輯可能各異,很難用同樣標準來統籌概括,再加上兩岸在每個次級領域的互動狀況及進程,都各不相同,因此,兩岸之間恐怕很難在文化領域,簽署類似ECFA的文化交流框架協議。
  我們認為,新生報的這一篇社論,十分客觀地反映了當前臺灣的有關擔憂,很有參考價值。
  事實上,臺灣方面對於兩岸來往的各個方面都是有重大的擔憂與困惑的。早年對兩岸三通的擔憂,尤其是對兩岸直航的擔憂,簡直到了心肝俱裂的地步,社會瀰漫一旦兩岸直航,臺灣就要滅亡的恐懼感。現在回頭一看,哈哈一笑而已。很多的臺灣民眾,早就忘記當年的恐懼了。這個事實說明,縱有千憂萬慮,兩岸關係不能不往前走,往前一步,可能憂慮就全部消失。
  兩岸文化交流實事上是最不包含政治性的,是最為柔性的。而且在很大一塊方面,涉及經濟層次。比如兩岸的文化產業、文化創意合作,如果彼此之閑沒有共識,大陸市場是打不開的。在這一個方面,臺灣是有求於大陸的。文化市場在大陸,這是無可逆轉的事實。對於兩岸文化交流,必須破解難題,不要扣政治帽子。
  如果一切都泛政治化,特別是連文化交流都成了政治的惡因,兩岸關係只能束手待斃。(來源:中評社快評)
  責任編輯:薛洋  (原標題:對兩岸文化交流不要扣政治帽子)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ys97yskhg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